MATLAB典藏大系 MATLAB车辆工程应用实战作者:余胜威 编著出版时间:2014年版丛编项: MATLAB典藏大系内容简介 《MATLAB车辆工程应用实战》全面系统地讲解了MATLAB控制仿真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书中结合理论和求解对象,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为实际工程所用,并且对网络论坛上讨论的大部分相关疑难问题,本书均有涉及。本书注重实战,讲解时给出了大量的实例以求解车辆工程的常见问题,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 本书共20章,分为3篇。涵盖的内容有:MATLAB基础知识、图形显示及GUI设计、简单工程应用分析、滤波器设计及控制系统仿真建模、弹簧阻尼系统建模、基于PID的控制算法、基于人群搜索算法的PID参数整定、基于LQR和PID的倒立摆小车控制、结构静力学设计仿真计算、悬臂梁振动主动控制、结构学运动仿真、敞篷汽车优化设计及模态分析、列车系统控制仿真、汽车振动控制仿真、汽车车灯光源优化分析、椭圆拟合和微分方程计算、隐式逐步积分法、基于PSO的优化设计、基于GA的优化分析和基于PSO的机构优化。本书适合所有想全面学习MATLAB算法的人员阅读,尤其适合车辆工程等相关从业人员阅读。对于各高校的相关师生,本书也不失为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另外,本书还适合Simulink的相关从业人员阅读。快速了解本书内容:详解48个工程应用案例、54个算法案例和39种算法应用详解24种常用数据处理算法:转可执行代码、十六进制转十进制、符号变量求解、FFT、低通滤波器、Z变换、控制系统仿真、专家PID、增量式PID、积分分离PID、卡尔曼滤波、模态分析、动画仿真、振动动力学分析、信号频谱分析、偏微分方程、椭圆拟合、欧拉方法、龙格库塔法、数值计算、线性加速度法、威尔逊法、优化工具箱、复合形法详解10种常用控制系统:连杆机构仿真、电磁悬浮控制系统、空调控制系统、列车控制系统、车辆悬架系统、四自由度汽车系统、汽车灯光源亮区及光照度系统、一阶延迟环节、单自由度弹簧阻尼系统、半正定三自由度系统详解7种控制系统仿真算法:PID控制、卡尔曼的PID控制、人群搜索算法的PID、线性二次控制、主动控制、复向量坐标系下控制仿真、模糊控制器详解4种生物智能算法:粒子群算法、遗传算法、人群搜索算法、基于遗传算法的粒子群混合优化算法的机构优化主要知识点:MATLAB基础知识GUI应用及数值分析简单工程应用分析滤波器设计及控制系统建模弹簧阻尼系统建模基于PID的控制算法基于人群搜索算法的PID整定基于PID和LQR的倒立摆小车控制结构静力学设计仿真计算基于PID的悬臂梁振动主动控制机构学运动仿真敞篷汽车优化设计及模态分析列车系统控制仿真汽车振动控制仿真汽车车灯光源优化分析椭圆拟合和微分方程计算隐式逐步积分法基于PSO的优化设计基于GA的优化设计基于PSO的机构优化目录第1篇 MATLAB常见技巧应用及控制系统分析基础第1章 MATLAB基础知识1.1 本章导读1.2 MATLAB界面功能简介1.3 MATLAB矩阵基本运算1.4 MATLAB图形点线样式的设置1.5 MATLAB绘图函数的使用1.5.1 平面绘图1.5.2 三维绘图1.5.3 图形动画的显示1.5.4 数据趋势逼近1.5.5 基本图像处理1.6 MATLAB代码转可执行软件1.7 MATLAB代码执行时间的计算1.8 使用Notebook1.9 读取十六进制数并转换成十进制数1.10 解决Simulink模型打不开的问题1.11 结果保存至文本文件第2章 图形显示及GUI设计2.1 本章导读2.2 Annoation图形标注2.3 图形局部放大2.4 给图像加上缩放滚动条2.5 GUI应用分析2.5.1 图像加载和存储2.5.2 GUI图形显示2.5.3 可变GUI窗体设置2.6 随机变量分布图2.7 符号变量应用求解2.8 对数函数图绘制2.9 在界面上显示特殊字符第3章 简单工程应用分析3.1 本章导读3.2 反射定理证明求解3.3 椭圆面积积分求解3.4 天然气井的开采量求解3.5 烟草摄入量求解3.6 阻力大小与下落速度求解第4章 滤波器设计及控制系统仿真建模4.1 本章导读4.2 傅立叶变换的性质4.3 Fourier变换4.3.1 MATLAB Fourier工具箱实例4.3.2 快速傅立叶变换与仿真4.3.3 低通滤波器设计4.4 Z变换的应用4.5 系统传递函数模型4.5.1 传递函数定义4.5.2 传递函数的特性4.6 动力学系统基本元件4.6.1 惯性元件4.6.2 弹性元件4.6.3 阻尼元件4.7 机械手臂控制系统仿真第5章 弹簧阻尼系统建模5.1 本章导读5.2 弹簧振子简谐振动动画5.3 一阶延迟环节5.4 单自由度弹簧阻尼系统5.4.1 机械系统5.4.2 力-电系统5.5 多自由度振动系统5.5.1 二自由度系统5.5.2 半正定三自由度系统第2篇 MATLAB PID控制及车辆控制仿真应用第6章 基于PID的控制算法6.1 本章导读6.2 PID控制原理6.3 专家PID控制6.4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及仿真6.5 积分分离PID控制算法及其仿真6.6 PID恒温控制6.7 PID直流电机速度控制6.8 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PID控制6.8.1 卡尔曼滤波6.8.2 卡尔曼温度跟踪6.8.3 卡尔曼的PID控制6.9 基于PID的智能小车循迹控制仿真第7章 基于人群搜索算法的PID参数整定7.1 SOA算法在PID控制中的运用7.1.1 PID控制原理7.1.2 PID的离散化处理7.1.3 基于SOA的PID参数整定的基本原理7.2 基于SOA的PID参数整定的设计方案7.2.1 参数的编码7.2.2 适应度函数的选取7.2.3 搜索步长的确定7.2.4 搜索方向的确定7.2.5 个体位置的更新7.2.6 算法流程7.2.7 算法实例7.2.8 PID参数整定结果7.3 进给伺服系统传递函数模型7.4 基于SOA算法的进给伺服系统PID整定7.4.1 参数的编码7.4.2 适应度函数的选取7.4.3 搜索步长的确定7.4.4 搜索方向的确定7.4.5 个体位置的更新7.4.6 SOA算法流程7.4.7 PID参数整定结果第8章 基于LQR和PID的倒立摆小车控制8.1 本章导读8.2 问题背景8.3 线性系统8.3.1 状态空间表达式8.3.2 系统状态线性变换8.3.3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8.4 最优控制8.4.1 线性二次型控制8.4.2 LQR状态反馈矩阵求解8.4.3 PID状态反馈矩阵求解8.5 单摆运动系统仿真动画8.6 倒立摆系统8.6.1 一级倒立摆系统分析8.6.2 利用LQR法设计控制器8.6.3 利用PID法设计控制器8.7 倒立摆系统平衡控制系统设计8.7.1 线性二次型倒立摆控制8.7.2 PID倒立摆控制第9章 结构静力学设计仿真计算9.1 本章导读9.2 桁架的静力分析9.3 梁的静力分析9.4 桁架模态分析动画设计9.5 基于单元刚度矩阵的结构受力分析9.5.1 平面桁架单元刚度矩阵9.5.2 平面梁单元的刚度方程9.5.3 平面钢架单元的刚度方程第10章 悬臂梁振动主动控制10.1 本章导读10.2 振动主动控制原理分析10.3 悬臂梁振动动力学模型10.3.1 悬臂梁振动力学分析10.3.2 悬臂梁振动微分方程10.3.3 固有频率和主振型10.4 悬臂梁的PID控制仿真10.4.1 PID控制理论10.4.2 PID控制器设计与算法仿真第11章 机构学运动仿真11.1 本章导读11.2 曲柄摇杆机构点迹的动态仿真11.2.1 曲柄摇杆机构模型的分析11.2.2 Simulink仿真程序设计11.3 曲柄摇杆机构运动仿真11.4 双曲柄机构11.5 双曲柄机构运动仿真11.6 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学仿真建模11.7 复向量坐标系下的曲柄滑块机构仿真11.8 曲柄滑块机构运动仿真第12章 敞篷汽车优化设计及模态分析12.1 本章导读12.2 汽车敞篷机构设计分析12.3 敞篷汽车三段式折叠软顶设计12.4 汽车敞篷机构运动仿真12.5 模态分析法12.5.1 二自由度系统传递函数12.5.2 二自由度系统模态分析第13章 列车系统控制仿真13.1 本章导读13.2 伺服电机正反转仿真13.3 二自由度系统动力消振器模型13.4 无源隔振器的频率特性分析13.5 二自由度车辆悬架系统优化控制13.6 电磁悬浮模糊控制13.6.1 电磁悬浮过程控制13.6.2 电流放大器控制系统13.6.3 位置控制系统的连续和离散模型13.6.4 模糊调节器控制13.7 空调自动控制系统13.8 列车制动停车过程控制13.8.1 空气制动力计算13.8.2 闸瓦压力计算13.8.3 车辆阻力计算13.8.4 列车制动停车过程分析13.8.5 轨面粘着系数13.8.6 仿真计算13.8.7 CRH动车临界速度分析第14章 汽车振动控制仿真14.1 本章导读14.2 汽车振动分析14.3 汽车振动响应14.3.1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14.3.2 四自由度系统模型14.3.3 频响函数求解14.4 PID于汽车行驶速度控制14.4.1 汽车行驶控制模型14.4.2 汽车行驶控制系统动力学模型14.5 振动信号频谱分析第15章 汽车车灯光源优化分析15.1 本章导读15.2 问题分析15.2.1 模型假设15.2.2 模型符号说明15.3 点光源直射光形成的锥面方程确定15.3.1 点光源传播中的能量传递规律15.3.2 光照度公式推导15.3.3 点光源直射光锥面方程的确定15.3.4 直射功率有效值计算15.4 直射光总功率计算15.5 测试屏上直射光的亮区模型建立15.5.1 区域D1中的任一点处的光照强度确定15.5.2 区域D2中的任一点处的光照强度确定15.5.3 区域D21中的任一点处的光照强度确定15.5.4 区域D22中的任一点处的光照强度确定15.5.5 区域D23、D24中的任一点处的光照强度确定15.5.6 直射光区域内任一点处的光照强度确定15.6 建立测试屏幕上反射光的亮区模型15.7 测试屏亮区及光照度计算第3篇 MATLAB算法设计提高第16章 椭圆拟合和微分方程计算16.1 本章导读16.2 由离散点拟合圆方程16.3 由离散点拟合椭圆方程16.4 拱形圆顶及椭圆顶分析16.5 椭圆形偏微分方程第17章 隐式逐步积分法17.1 本章导读17.2 常用积分表达式17.3 欧拉方法17.3.1 向前欧拉方法17.3.2 向后欧拉方法17.4 高阶微分方程(组)的数值计算17.5 四阶龙格库塔法及亚当斯法17.6 隐式逐步积分法17.6.1 线性加速度法17.6.2 威尔逊?法第18章 基于PSO的优化设计18.1 本章导读18.2 基本粒子群算法18.3 粒子群算法的收敛性18.4 粒子群算法函数极值求解18.4.1 经典测试函数18.4.2 一维函数全局最优18.4.3 无约束函数极值寻优18.4.4 有约束函数极值寻优18.4.5 有约束函数极值寻优第19章 基于GA的优化分析19.1 本章导读19.2 遗传算法特点19.3 遗传算法的寻优计算19.4 基于GA的曲面极大值寻优19.5 基于GA_PSO算法极小值寻优第20章 基于PSO的机构优化20.1 本章导读20.2 微粒群优化算法研究现状20.2.1 微粒群优化算法的改进研究20.2.2 微粒群优化算法的应用研究20.3 机构优化设计理论分析20.4 平面连杆机构的模型建立20.5 利用复合形法进行设计20.5.1 复合形法的算法流程20.5.2 模型计算结果20.6 利用约束随机方向法进行设计20.6.1 初始点的选择20.6.2 随机方向法的算法流程20.6.3 模型计算结果20.7 利用优化工具箱法进行设计20.8 利用微粒群优化算法进行设计参考文献 上一篇: 道路车辆 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试验方法和要求 [卢兆明 著] 2011年版 下一篇: 电动汽车工程手册 第九卷 运用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