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历史学丛书 近代科学社团与中国的公共卫生事业 作者:范铁权 著出版时间: 2013年版丛编项: 河北大学历史学丛书内容简介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日益深入,西学中的“医疗卫生”知识也陆续传入中国,来华医学传教士拉开了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序幕。20世纪特别是进入民国以来,随着政府社团政策的演变,一大批科学社团陆续诞生。这些社团多渠道、多角度宣传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具体涉及环境卫生、食品卫生、乡村卫生、传染病防治等方面。为了达至最佳的传播效果,尝试运用了多种传播策略;与此同时,诸社团积极开展卫生实践,进行医学调查,兴办医学教育,开办医院诊所等,为公共卫生的体制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公共卫生建设过程中,诸科学社团、政府、民众之间存在着极为微妙的关系。一方面,社团担当政府公共卫生事业的“监督者”和“同路人”,或献计献策,或密切配合,为中国公共卫生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另一方面,社团与政府之间亦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冲突,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公共卫生的发展。进而,公共卫生运动中存在着一些局限,如形式化、不均衡等。公共卫生观念的彻底改变,并非朝夕之功,需依仗各方面力量合力推进。目录绪论一、从“卫生”到“公共卫生”二、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三、学术史回顾四、研究方法五、研究思路及篇章结构第一章 中西公共卫生之巨大落差一、晚清士人眼中的西方卫生二、来华西人眼中的中国卫生三、“当局者”之观察第二章 参与公共卫生的民间科学社团一、从中国医务传道会到博医会二、戊戌到清末的医学社团三、民国时期的医疗卫生社团第三章 构建公共卫生知识一、何谓“公共卫生”二、绍介西方的公共卫生三、普及公共卫生常识四、倡导环境卫生意识五、传播食品卫生理念六、阐扬乡村卫生观念第四章 建构传染病常识一、传染病及其分类二、传染病常识的建构第五章 传播途径与策略一、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二、传播策略三、卫生运动——多途径、策略的结合四、公共卫生与国家政治、民族主义第六章 卫生实践一、开展卫生调查二、开办医学教育三、开办医院、诊所第七章 公共卫生事业中的社团与政府一、社团之间二、社团与政府关系结语一、积极效果二、局限性及其原因主要参考文献一、报刊二、民国书籍三、文集、资料汇编四、著作、论文集五、工具书类六、论文七、学位论文八、外文论著后记 上一篇: 湖湘当代名医医案精华 第1辑 熊继柏医案精华 李点 主编 2014年版 下一篇: 2008中国卫生年鉴 英文版 EDITOR-IN-CHIEF CHEN ZHU 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