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即现实 活出梦想中的自己 作者:曾奇峰 著 出版时间:2017年版内容简介幻想是内心的现实,你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与你有关,与世界无关。人真的是这样一种动物,没有情感,会被“饿”死;情感太多,会被“撑”死;不多不少,才是*好。从这一点来说,亲情与爱情都应该向友情靠拢;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污染了钱,而不是钱污染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父母打孩子还声称这是为孩子好,明显地是在掩饰潜意识里的恶毒;一个内心充满焦虑、全无幽默感的父母,一跟孩子说话就挑孩子的毛病,似乎不这样就显示不出自己爱孩子似的。*后,逆耳的忠言就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缺乏自信的孩子;……本书源于治疗过程,然而,本书并非只是治疗过程的简单记录,并非只是一本“单纯”的治疗笔记,而是曾奇峰作为一名心理医生在见证了无数人间悲欢离合和爱恨情仇后,认认真真地思考,开出的一剂“曾氏药丸”。书中随处可见引人深思、发人深省、用心良苦、具有治疗意义的语录,简洁而深刻。目录序一:一身烟火味的曾奇峰序二:课、酒和书,老伍与老曾的那些事序三:精神分析的俗人第一章 心理疾病的真相 不满是自己对自己的攻击 你会享乐吗? 为何别人不理解你 受助者为什么恨你 懒惰,是心照不宣的忠诚 信任他人,就是信任自己 疾病和虚弱是自己吓自己 别说太正确的话 以游戏之心,做养家糊口之事有希望就可能拥有一切 吃,也是一种“示弱”的状态 亲情与爱情都应该加入友情的品质 以善意之名,行恶毒之实对待疾病的心态,是疾病的一部分过度期望就是施虐 你没有生病 第二章 改变命运的战争 你有“无钱型人格障碍”吗? “恋母情结”不是恋母 你的爱是对孩子最好的“挫折教育”爱是给孩子自己做决定的自由 爸爸还是“初中生”别人怎么对你,是你教会的疲惫感的实质是吸引他人的照顾 哀伤的时候别坚强乐观焦虑的蝴蝶效应在幼稚的年龄绝不成熟为什么你总是去碰那颗摇摇欲坠的牙?你做了什么来寻找你的好运 “行动”是通向幸运还是灾难 学习活着 你的青春期在浪费生命吗? 焦躁的子弹射向了谁 言如其人 不要用爱控制你的孩子 把家变成健康人的“娱乐城” 家有网瘾儿子 成长就是背叛自己的童年 第三章 心灵的伪装 “我爱你”的魔力原来可以不那么哀伤“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自恋对创伤成瘾自作多情是自己制造的不必要的提醒就是暗示心灵的年龄外表从来都是被内心决定的在亲情中加上友谊的距离感固执的内心充满了对他们的依赖感流行语让你缺乏创造力抱怨——自处低下的难堪人生是创伤的连续体第四章 精神分析的知识 找个人做做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目标弗洛伊德也有弱点内心的安全感与外界无关抑郁症从何而来孩子,你并不欠爸爸妈妈任何东西“网络成瘾”心理干预的基本原则“中德班”十年教会我的事抑郁症患者是严厉的自我惩罚者心理治疗的学派之争读了那么多心理类书籍,为何还是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附录:曾奇峰精神分析经典语录 上一篇: 黄嘉音心理治疗文集 王祖承,俞承谋 主编 2015年版 下一篇: 华人社会工作丛书 第一期 连想疗法与游戏治疗 张锦芳 201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