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萍脾胃气化学说与临证经验作者: 张小萍,王茂泓 主编出版时间: 2016年版内容简介 张小萍出身中医世家,为第四、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医、教、研工作50余年。张氏临床经验丰富,擅治内科疑难病症,尤其对消化系统疾病治疗颇有造诣,如消化性溃疡、胆汁反流性胃炎、食管炎、胃癌癌前病变、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病等,临证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疗效肯定。学术上尊古而有阐发,其处方用药注重脾胃气机的升降出入,即气化,在临床中逐渐形成脾胃气化等学术思想,并首次提出“脾胃气化学说”,全面阐述脾胃气机的升降出入,对于脾胃气机出入的认识多有创见,发前人所未发,是对中医脾胃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张小萍脾胃气化学说与临证经验》将其主要学术思想、理论评说、临证经验与临床研究、临床典型医案及医教研论谈等整理成册,供广大中医临床工作者参考借鉴。目录第一章 学术思想第一节 学术思想的渊源及传承一、张佩宜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二、张海峰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第二节 脾胃气化学术思想一、脾胃气化学术思想的形成思路二、脾胃气化学术思想的主要内容三、脾胃气化学术思想的特色及创新四、脾胃气化学术思想在临床中的应用第三节 对传统脾胃学说的传承与发扬一、脾阳易亏论二、“阴火”非火论三、气机升降与胃肠动力说四、补中法新用第二章 理论评说第一节 脾胃病浅论一、浅述李东垣脾胃升降说二、甘味药在脾胃病中的应用第二节 五脏相关一、肺病从脾胃论治二、心病从脾胃论治三、肝胆病从脾胃论治四、肾病从脾胃论治第三节 气化论与脾胃一、胃动力障碍论治重在脾胃二、外感病与内伤杂病的关系第三章 临证经验与临床研究第一节 临证经验一、消化性溃疡二、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三、溃疡性结肠炎四、反流性食管炎五、肠易激综合征六、功能性消化不良七、功能性便秘八、非酒精性脂肪肝九、慢性疲劳综合征十、慢性乙型肝炎十一、应用健脾益气法干预消化道肿瘤术后治疗的探讨第二节 临床研究一、消化性溃疡二、溃疡性结肠炎三、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四、功能性消化不良五、非酒精性脂肪肝六、糖尿病肾病七、反流性食管炎八、肠易激综合征第三节 古方新用一、香苏汤二、银翘散三、白虎汤四、调胃承气汤五、平胃散六、二陈汤七、逍遥散八、金铃子散九、四逆汤十、四君子汤十一、四物汤十二、六味地黄丸十三、五味消毒饮十四、四逆散十五、一贯煎十六、补中益气汤十七、痛泻要方十八、温胆汤十九、芍药汤第四节 常用验方集锦一、张氏益胃汤二、张氏胃炎方三、张氏降逆汤四、张氏溃结1号方五、张氏溃结2号方六、张氏溃结3号方七、张氏溃结4号方八、张氏益气润肠通便方九、张氏扶正化瘀解毒汤十、张氏肝炎方十一、张氏消脂保和汤十二、张氏利胆消胀汤十三、张氏解郁汤十四、张氏健脾化痰汤十五、张氏更年方十六、张氏口腔溃疡1号方十七、张氏口腔溃疡2号方十八、张氏养胃膏第五节 张小萍临床用药规律一、常用药对二、脾胃病常用药三、慢性肠病常用药四、肝胆病常用药第六节 张小萍临床用药特点一、调节气机,复其升降二、纳化并举,通补兼施三、燥湿相宜,阴阳并调四、重视出入,善用五行五、辨病辨证,中西结合六、临床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第四章 临床典型医案第一节 肺系疾病一、虚人感冒二、咳嗽三、哮病四、喘病五、肺胀六、饮证第二节 心系疾病一、心悸二、胸痹三、不寐四、脏燥五、癫痫六、眩晕第三节 脾胃病症一、胃痛二、痞满三、噎膈四、呕吐五、泄泻六、便秘七、痢疾第四节 肝胆病症一、胁痛二、黄疸三、积聚四、鼓胀第五节 肾系疾病一、水肿二、淋证三、腰痛第六节 其他一、痹证二、痿证三、虚劳四、荨麻疹五、手掌心黄六、复发性口疮七、癌症化疗术后第五章 医教研论谈一、如何培养一名合格优秀的研究生二、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途径三、构建模拟临床训练的平台——《中医内科学》教学医案数据库研制四、有关医案书写的几个问题 上一篇: 俞尚德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丛书 俞氏中医消化病学 俞尚德 主编 2016年版 下一篇: 中醫古籍孤本大全 秦御醫景明大方折衷 1 (明)秦昌遇撰 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