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工业设计系列教材 产品与移动·行为心理与操控设计作者:陈苑 编著出版时间:2014年版丛编项: 实验性工业设计系列教材内容简介 《产品与移动·行为心理与操控设计/实验性工业设计系列教材》主要面向交通工具室内设计(内饰设计),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宽(包括人类学、行为学、工效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美学、汽车工程学、质量管理学等多方面内容),理论性和实践性兼顾,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内容涵盖:行为的概述、操控丁效学的概述、汽车室内硬件设计要素、感官体验设计要点、发现问题的方法和操控与可用性评价,以及适合于教学示范的学生作业案例,内容包含:行为观察的练习、发现问题的练习、可用性评价/解决方案和综合练习等详细实验研究过程。《产品与移动·行为心理与操控设计/实验性工业设计系列教材》的内容编写既汲取了在设计与研究领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专业理论和技术信息,又结合了现代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专业化的内容。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认知涉猎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境界,快速发现问题并准确给出解决提案。本教材还提供了双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供同行参考借鉴。《产品与移动·行为心理与操控设计/实验性工业设计系列教材》可作为广大工业设计专业本科学生的专业教材或辅助教材;对高校工业设计相关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目录序一序二 实验性的思想探索与系统性的学理建构前言第一章 行为的概述1.1 行为的概念1.2 行为分析的基本方法1.3 操控行为的影响要素1.4 行为与性别、年龄(驾龄里程数)1.5 行为与目标、环境1.6 行为与文化亚文化第二章 汽车工效学的概述2.1 工效学定义2.2 工效学及汽车工效学的意义2.3 汽车工效学所涉及的研究范畴2.4 人体测量2.5 测量数据应用——百分比/百分位概念2.6 眼椭圆与操控视野2.7 汽车室内设计的基准H点概念第三章 硬件设计要素3.1 车身室内设计的H点及人体的布置3.2 驾驶员座椅设计3.3 操控界面设计第四章 感官体验设计要点4.1 感觉与认知概念4.2 硬件的视觉效果4.3 硬件的听觉效果4.4 硬件的触觉效果第五章 发现问题的方法5.1 行为观察法5.2 Ishikawa法5.3 5WHY分析法5.4 行为观察法鱼骨图分析法WHY法的相互关系5.5 鱼骨图和5WHY法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实例5.6 驾驶舱的行为与操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第六章 操控与可用性评价6.1 可用性6.2 可用性评价第七章 作业案例7.1 行为观察的练习7.2 发现问题的练习7.3 可用性评价及解决方案7.4 综合设计练习参考文献 上一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标准教材 环境人体工程学 刘秉琨 著;吴卫光 编 2017年版 下一篇: 100点创新设计方法 格物者编著 201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