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植物品种综合质量与价值评估研究作者: 任静 著 出版时间:2017年版内容简介 《授权植物品种综合质量与价值评估研究》介绍了授权植物品种的质量以及价值相关的概念;利用均衡价值理论深入研究了品种权的价值形成机理;从技术、市场和法律三方面出发,构建了授权植物品种综合质量指标体系,并建立了授权植物品种质量指数模型;利用品种权数据资料,估算收益还原法各评估参数,动态测算授权植物品种价值,并进行案例分析。目录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1.1.1 研究背景1.1.2 问题的提出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2.1 研究目的1.2.2 研究意义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3.1 研究內容1.3.2 研究框架1.3.3 研究方法1.4 本研究的创新点1.4.1 构建了授权植物品种质量指标体系和综合质量指数模型1.4.2 运用改进的收益还原法评估品种权价值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2.1 文献综述2.1.1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研究2.1.2 授权植物品种质量评估研究2.1.3 植物新品种权价值评估研究2.1.4 对国內外研究成果的总结2.2 相关概念界定2.2.1 植物新品种权2.2.2 授权植物品种的质量2.2.3 授权植物品种的价值2.2.4 授权植物品种的质量与价值的关系2.3 本章小结第3章 植物新品种权价值理论基础研究3.1 知识产权价值理论基础3.1.1 劳动价值论3.1.2 要素价值论3.1.3 效用价值论3.2 基于均衡价值理论的植物新品种权价值形成研究3.2.1 均衡价值理论3.2.2 植物新品种权转让价值区间评估模型3.3 植物新品种权价值实现3.3.1 品种权价值实现途径3.3.2 品种权价值实现过程3.3.3 品种权价值实现的法律保障3.4 本章小结第4章 基于逻辑回归的授权植物品种综合质量指数模型研究4.1 授权植物品种质量指标设置原则4.1.1 遵循“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原則4.1.2 体现“竞争力”原则4.2 授权植物品种质量指标体系设置4.2.1 法律性质量指标4.2.2 技术性质量指标4.2.3 经济性质量指标4.3 授权植物品种质量指标有效性实证分析4.3.1 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4.3.2 授权植物品种质量指标描述性统计分析4.3.3 基于逻辑回归的指标有效性验证4.4 授权植物品种质量综合指数模型4.4.1 授权植物品种质量指标权重确定方法4.4.2 授权植物品种质量综合指数构建4.4.3 授权植物品种综合质量实证评价4.5 本章小结第5章 基于收益还原法的植物品种权价值评估研究5.1 收益还原法5.1.1 收益还原法的基本原理5.1.2 收益还原法评估品种权价值中的难题和问题5.1.3 收益还原法的改进思路5.2 收益还原法改进——剩余有效寿命评估5.2.1 剩余有效寿命评估的必要性5.2.2 剩余有效寿命的类型5.2.3 基于威布尔分布的品种权平均剩余寿命可靠度预测方法5.2.4 基于高斯分布的单个品种权剩余有效寿命预测方法5.3 收益还原法改进——品种权预期收益预测5.3.1 品种权剩余年限推广面积5.3.2 预期收益的预测结果5.4 收益还原法改进——折现率确定方法5.4.1 折现率的本质及构成5.4.2 折现率的确定原则5.4.3 折现率的估算方法及评价5.4.4 基于wACC和CPAM的折现率扩展模型5.5 收益还原法改进——品种权贡献率确定方法5.5.1 品种权贡献率的常用估算方法5.5.2 基于投资回报率的品种权贡献率研究方法5.5.3 品种权贡献率的确定5.6 基于收益还原法的品种权价值的确定5.7 本章小结第6章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6.1 主要研究结论6.1.1 界定了授权植物品种质量和价值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6.1.2 剖析了基于均衡价值论的品种权价值评估区间6.1.3 构建了授权杂交水稻综合质量指数6.1.4 设计了基于收益还原法的授权杂交水稻价值评估模型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6.2.1 授权植物品种个别质量评价指标有待完善6.2.2 品种权价值链利益分配机制有待探讨6.2.3 尚未进行推广的授权品种的质量和价值有待研究第7章 政策建议7.1 提升授权植物品种综合质量的政策建议7.2 改善授权品种质量和价值评估方法的政策建议7.2.1 加强授权品种评估数据库建设7.2.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植物新品种权中介服务7.2.3 提高品种权评估人员的素质和能力7.3 加强品种权价值评估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参考文献后记 上一篇: 好书坊少儿探索文库 极地动物 彩图少儿版 龚卫国 主编 向小文 编著 2003年版 下一篇: 改变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 [日] 酒井伸雄 著,张 蕊 译 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