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隧道动力响应特征与损伤评价研究 作者:王砾瑶责任编辑 吴波出版时间: 2019年版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2篇,第1篇主要包括:基于弹塑性损伤理论混凝土拉压损伤机理研究,隧道仰拱混凝土累积损伤特征的试验研究,隧道仰拱混凝土累积损伤特征的试验研究,重载铁路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的数值研究,重载铁路隧道结构累积损伤特性的数值研究,隧道仰拱结构试验验证与分析等内容;第2篇主要包括:隧道地震反应分析地震动输入方法与人工边界,隧道衬砌结构损伤本构模型与损伤评价方法,Rayleigh波作用下隧道洞口段的损伤反应分析,山岭隧道洞口段仰坡地震动力稳定性研究等内容目录第1篇 服役隧道循环重载动力响应及累积损伤特性研究第1章 绪论1.1 重载铁路研究背景及发展现状1.2 混凝土结构累积损伤理论研究进展1.3 隧道结构动力响应性能研究进展1.4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章 基于弹塑性损伤理论混凝土拉压损伤机理研究2.1 隧底结构混凝土的受力损伤机制2.2 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2.3 本构模型的数值实现研究2.4 弹塑性损伤模型的验证2.5 本章小结第3章 隧道仰拱混凝土累积损伤特征的试验研究3.1 应变演化模型和非线性累积损伤模型3.2 隧道仰拱混凝土试验设计3.3 考虑动载因素试验结果分析3.4 考虑静载因素试验结果分析3.5 考虑基底条件试验结果分析3.6 本章小结第4章 重载铁路隧道结构动力响应特性的数值研究4.1 隧道结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4.2 重载铁路隧道及车轨系统构造及特征4.3 车辆-轨道-隧道动力计算模型4.4 重载列车运行时隧底结构动力响应特征4.5 不同因素对隧底结构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4.6 本章小结第5章 重载铁路隧道结构累积损伤特性的数值研究5.1 混凝土结构累积损伤过程5.2 混凝土结构累积损伤数值模型5.3 不同因素对隧底结构损伤特征影响的研究5.4 隧道仰拱结构累积损伤计算方法5.5 本章小结第6章 隧道仰拱结构试验验证与分析6.1 仰拱结构模型试验6.2 仰拱结构动力响应特征的验证与分析6.3 仰拱结构累积损伤特征的验证与分析6.4 本章小结第7章 结论与展望7.1 结论7.2 展望参考文献第2篇 服役隧道地震动力损伤特性及评价方法研究第1章 绪论1.1 课题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2 隧道地震损伤反应分析与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3 本书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章 隧道地震反应分析地震动输入方法与人工边界2.1 引言2.2 隧道地震反应分析中的吸收边界耦合波动输入法2.3 域缩减波动输入法的原理及其验证2.4 域缩减波动输入法在隧道地震反应中的应用2.5 隧道地震反应分析中的静-动力统一人工边界问题2.6 本章小结第3章 隧道衬砌结构损伤本构模型与损伤评价方法3.1 引言3.2 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与钢筋的有限元模型3.3 地震作用下隧道衬砌结构的损伤演化与损伤评价3.4 隧道围岩的波动反应及其验证3.5 衬砌结构的损伤演化3.6 衬砌结构的裂缝扩展以及对衬砌稳定性的影响3.7 衬砌结构的动力损伤指数与损伤评价方法3.8 本章小结第4章 Rayleigh波作用下隧道洞口段的损伤反应分析4.1 引言4.2 龙溪隧道的工程概况与震害调查结果4.3 Rayleigh波的时域波动输入方法4.4 龙溪隧道洞口段的有限元建模4.5 龙溪隧道洞口段数值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4.6 本章小结第5章 山岭隧道洞口段仰坡地震动力稳定性研究5.1 引言5.2 模型试验方案设计5.3 试验结果分析5.4 本章小结第6章 结论与展望6.1 结论6.2 展望参考文献 上一篇: 智慧高速公路公众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 东南大学 2017年版 下一篇: 林区公路路基路面工程 上 许斯伟等编 198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