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L·NEU研究报告 奥氏体-铁素体相变动力学研究 作者: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北大学) 著出版时间:2015年版丛编项: RAL-NEU研究报告内容简介 《奥氏体-铁素体相变动力学研究》首先对奥氏体向铁素体相变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与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从半经验半理论的JMAK模型和扩散控制相变理论模型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与建模研究。在JMAK模型下,探讨可加性法则的适用性与有效性,并基于RI0S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拓展,建立了一种通用性较强的JMAK模型建模方法。在扩散型相变理论下,主要研究了合金元素Mn、Nb与相界面的相互作用,建模数据与其他独立的实验分析、DFT模拟结果相互印证,为微合金钢成分与工艺设计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奥氏体-铁素体相变动力学研究》对冶金企业、科研院所从事钢铁材料研究和开发的科技人员、工艺开发人员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也可供高等院校钢铁冶金、材料科学、材料加工、热处理等专业的教师及研究生阅读、参考。目录摘要1 绪论1.1 JMAK模型1.1.1 形核模型1.1.2 生长模型1.1.3 碰撞模型1.1.4 等温转变动力学1.2 基于JMAK方程的连续冷却相变动力学1.2.1 可加性法则的有效性1.2.2 连续冷却相变动力学建模1.3 相变动力学理论模型1.3.1 扩散控制相变1.3.2 相变的混合控制模式2 Nb微合金钢的铁素体相变2.1 实验方法2.1.1 实验材料和装置2.1.2 实验方案2.2 实验结果2.2.1 冷却过程热膨胀曲线2.2.2 孕育期计算2.2.3 相变动力学曲线2.2.4 变温相变到等温相变的动力学转换2.3 讨论2.4 本章小结3 TRIP钢和CP钢的连续冷却相变模型3.1 实验方法3.1.1 实验材料和设备3.1.2 实验方案3.2 实验结果3.2.1 热膨胀曲线的处理3.2.2 CP钢铁素体相变开始温度(Ar3)3.2.3 CP钢铁素体相变的停滞3.2.4 相变动力学建模3.3 本章小结4 Fe-Mn合金界面反应控制相变动力学4.1 Mn在钢中的作用4.1.1 Mn的作用概述4.1.2 模型研究现状4.2 实验方法4.2.1 实验材料4.2.2 实验方案4.3 实验结果4.3.1 微观组织4.3.2 相变动力学数据4.4 相变动力学建模4.4.1 模型描述4.4.2 模型应用.4.4.3 讨论4.5 小结5 含Nb钢混合控制相变动力学5.1 Nb对相变的作用5.2 实验材料及方法5.3 结果与讨论5.3.1 实验观察5.3.2 铁素体相变开始温度模型5.3.3 相变动力学模型5.4 本章小结6 结论参考文献 上一篇: RAL·NEU研究报告 中厚板平面形状控制模型研究与工业实践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 下一篇: RAL·NEU研究报告 新一代TMCP条件下热轧钢材组织性能调控基本规律及典型应用 轧制技术及连轧